|
继2018年我校成功开发"育才大工科"之"人工智能"、"智能文明"、"人文智能"、"智能法理",今年3月25日晚6点,由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开设的上海大学"育才大工科"系列课程之五——"生命智能"通选课在J楼201正式开讲。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副院长、国家优青肖俊杰教授担任课程负责人。课程出品人依旧是上海市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团队——社会学院 "育才大工科"呼应国家教委以"新工科"创新工科教育的思路,旨在突破人们对于工科的概念性理解以及社会认知的惯性,打破技术壁垒和思维隔阂,更新工科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课程体系,探索课程优化再造和内容升级,尤其是改变学生长期以来的习惯性思维。开课伊始,顾晓英老师介绍作为"育才大工科"系列课程收官之课——"生命智能"的开课意义、课程口号和课程要求。她把生命形容为浩瀚蓝色海洋中的一片树叶,倡导在迎接AI到来之际,认识生命价值,明确生命意义,对自然保持一份谦卑,对生命保持一份尊重,对科技保持一份警惕,对理性保持一份矜持。 "生命智能"第一课"生命永续 ,AI能让人梦想成真吗?" 由社会学院 生与死,轮回不止,对于生死的思考多学科思考尤为难得。 如果说顾骏教授的讲述是从文科教授的视角解读生命永续和生命智能,接下来肖俊杰教授的授课便是从专业理性的角度让大家陷入思考。肖教授从一系列专业数据入手,指出生物衰老的过程无法逆转,突破衰老和死亡的限制是人类终极目标,而科学正是人类追梦的有效手段,从公元前的科技到现今科技新进展,肖教授娓娓道来,让大家深切感受到科学给人们带来的希望和憧憬——"现代科技可以直接或间接延长人类寿命"。而人工智能让这个梦想触手可及,肖教授从人工智能的发展史,讲到现行人工智能的应用,讲到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让大家脑洞大开。接下来又从通过人造器官获得"永生",如何实现意识"永生"?意识转化到人造身体、获得永生是否可行?是否会影响生物进化?记忆注入新的躯壳是否意味着永生?等方面展开探讨,指出永续的生命拒绝行尸走肉,而随着神经科学的发展以及互联网对人类意识的延展,这一切将成为可能。 两位教授的精彩主讲深入人心,最后问答环节,同学们纷纷举手提问,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南昌工学院、广西教育厅的四所高校领导和骨干教师慕名前来,既有下午交流又有晚上观摩课程!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党委书记沈忠明老师、副院长陈沁老师、副书记朱晓青老师,以及青年教师朱小立、袁晓君、贝毅桦、陈旭等老师等前来…… |
上一条:关注人类命运 融通生命智慧——我院通识课“生命智能”亮相上大
下一条:关注人类命运 融通生命智慧——我院通识课“生命智能”亮相上大